木質包裝材料檢疫 | 煙燻(燻蒸)處理

木質包裝材料檢疫 | 煙燻(燻蒸)處理

什麼是煙燻(燻蒸)處理

除了水果要做檢疫之外,進出口貿易最常見的就是: 木質包裝材料檢疫規定–煙燻(燻蒸)處理。

(圖片來源: 圖片: 松林木箱有限公司)

簡單來說就是進出口的貨物,如果包裝上有用到木質材料(如: 木板箱、木條箱、 木質棧板、木質拖盤、木框、木桶、木軸、木楔、墊木、枕木及襯木等),做承載、鋪墊、支撐或固定貨物。

就要依照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PPC),其中的國際植物防疫檢疫措施標準第十五號規定(ISPM 15 NO.15),將這些木質材料做去除病蟲害的消毒,避免將有害的蟲子或病菌帶到世界各國,違害到當地的農業。

煙燻(燻蒸)處理方式

煙燻(燻蒸)處理方法有兩種,木材廠商就可以幫進出口廠商做處理。

1) 溴化甲烷(Methyl bromide,CH3Br)燻蒸

最低溫度不得低於 10℃,燻蒸時間最少應為 24 小時。

溫度 / 24 小時間濃度時間積CT(g.h/m 3) / 處理24小時後最低濃度(g/m 3 )
(1) 21℃以上 / 650 / 24
(2) 16℃以上未達21℃ / 800 / 28
(3) 10℃以上未達16℃ / 900 / 32

2) 熱處理(Heat treatment)

木質包裝材中心溫度達到 56℃,處理三十分 鐘以上。
因為溴化甲烷燻蒸最少要24小時,而且是種劇毒會破壞臭氧層,在國際上也是管制物質,所以通常木材廠商會採用第二種熱處理方式。


圖片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基隆分局公布的章戳圖示

進出口木質包裝必須煙燻(燻蒸)處理的國家

目前有許多國家都有規定,進出口的產品若有木質包裝材料一定要做煙燻(燻蒸)處理,包含: 台灣、日本、中國、美國、韓國、澳洲、印尼、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等。

而且在這些處理過後的木箱、木棧板等,甚至是每個木塊上都要蓋上煙燻(燻蒸)處理章印,讓海關在驗貨或通關時可以清楚辨識。

我曾經出口貨物到中國時,貨櫃裡面有幾個固定機器用的木角塊,海關都會要求申報清楚!

煙燻(燻蒸)證書

木材廠商做完煙燻(燻蒸)處理後,要制作一份煙燻(燻蒸)證明,讓出口商附給進口商做進口申報。如果木質包裝板材是膠合板(Plywood)或碎料板等,就可以不用做煙燻證明,細節可以詢問報關行或是貨運承攬業者(Forwarder)。

漏做煙燻(燻蒸)處理後續問題

進出口時如果木質包裝材料沒有做煙燻(燻蒸)處理,以進口到台灣的規定來說有3種處理方式:

1)就地補做煙燻(燻蒸)處理。
2)銷燬進口貨品。
3)將進口貨品退運到原本的出口國: 木質包裝材料與進口貨品無法分離,而且進口人不同意貨品和木質包裝材料一起做進行煙燻(燻蒸)處理。

所以要進出口貨物時,一定要先詢問客戶、報關行及當地的貨運承攬業者(Forwarder),進口地的木質包裝材料規定,以免進口商受罰,而出口商也會連帶地要賠償。

Ask ChatGPT
Set ChatGPT API key
Find your Secret API key in your ChatGPT User settings and paste it here to connect ChatGPT with your Tutor LMS website.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