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庫存計畫 – 庫存品(存貨)是創業者的資產還是負債?

零庫存計畫-庫存品存貨是創業者的資產還是負債

創業前的必修功課: 產銷人發財

在公司當員工的時候,你可能只需要了解自己領域的專業即可,

但是當你開始想創業,無論是接案子、開店賣產品,甚至是擺小攤子做生意,

一定都要先了解: 產銷人發財,
=> 產品、銷售(行銷)、人資(人員)、研發、財務,每一關都逃不過!

圖片來源: Pexels-Pixabay

早期庫存品(存貨)的處理方式

今天來聊財務裡面「庫存品」(存貨)的重要性,

記得20多年前我讀高中在便利商店打工時,如果當天有到期的食品就必需做帳面的報廢.下架,以免消費者拿到過期品,

有時候到期報廢的食品很多,店長就會分送給當班的工讀生,這應該是第一次我接觸到「庫存品」的經驗。

在那個年代還沒有所謂的「即期食品」商店,也沒有即期品降價促銷的概念,所以庫存品只能在製造商的廠內靜靜的躺著,或是像便利商店一樣報廢.下架。

庫存品(存貨)對企業的影響

「庫存品」在會計的資產負債表上代表: 資產,也就是企業的財產,

但是真的是「財產」嗎? 答案一定不是!

因為對創業者或製造商來說,「庫存品」就跟業務人員最害怕的「應收帳款」一樣,越少越好!

在帳面上看到庫存是財產,實際上卻是一種負債,因為產品沒有賣出去,就沒有現金流,

可是在製造產品之前,企業必須先拿錢出來:買原料、開模具、做加工、運輸等費用支付給協力廠商,

先付出許多成本,卻沒有賣出產品,沒有現金收入,

讓庫存品一直在帳面上, 而沒有現金流的企業,很快就會面臨經營不下去的困難!

日本領先的庫存品(存貨)處理

日本在很多年前就有降低庫存品的概念,
也就是儘量將庫存品賣出去,降價減少收入也沒關係,只要不會血本無歸,又避免浪費食品產品。

如: 便當或熟食在晚上6~7點過後,會開始打折,越接近打烊折扣越大,

而台灣最近幾年在連鎖超市、便利商店也開始導入:針對即將到期的食品產品做折扣銷售。

零庫存計畫

經常聽到吳淡如小姐的Podcast,她與多家廠商合作: 零庫存計劃,

我覺得這個合作對廠商來說真的很好,減少損失,又不浪費食品產品。

變更過期庫存品的期限,會帶來不良商譽

曾經新聞報導過,有些不良企業把過期的產品做日期改造,

將過期品改成保存期限內的產品,但是這種方式絕對行不通,

一來口感不好消費者會吃得出來,二來不合法行為紙終究包不住火,會讓企業帶來不肖廠商的壞名譽!

儘快銷售庫存品(存貨)的方式

對於大多數沒有通路行銷: 即將到期食品產品的企業,該怎麼辦呢?

我想拿到可以直接接觸消費者的通路,菜市場或是臨時攤位,都是可以最快銷售出去的管道。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Ask ChatGPT
Set ChatGPT API key
Find your Secret API key in your ChatGPT User settings and paste it here to connect ChatGPT with your Tutor LMS website.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