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就在你我的身邊-國貿進口常見法律糾紛

法律就在你我的身邊-國貿進口常見法律糾紛

每天的生活都充滿了法律,從交通規則、網路購物(詐騙)、保險理賠,甚至是租(買)屋合約簽訂,人生中的大小事都跟法律息息相關。

(圖片來源: Sora Shimazaki on Pexels)

不懂法律,潛危機

你有聽說過嗎?二三十年前當時資訊不流通,沒有網路可以查詢各式各樣的資料,法律通常只有專業人士才懂,許多人在那個年代因為幫親朋好友做保證人擔保;

根據民法第739條規定:當主要的債務人無法還錢給債主時,這個債務便要由保證人負起全部還債的責任,許多做保證人的家庭因此受牽連,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

所以還覺得法律與自己無關嗎?

我認為多留意多懂一些法律是保障自己及家人的最好方法,遇到法律問題時,法官不會因為不懂法律而同情任何人,只能依法行事。

進口貿易不懂法規,容易誤觸法網

在整理國貿課程的內容時發現,進口交易最容易誤觸法律,排除惡意犯案不說,大部份人其實是因為不懂進口相關的法規。

司法院的裁判書查詢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中的裁判書查詢,輸入關鍵字等資料可以查詢個人或公司行號是否有司法案件的記錄(缺點是查詢結果包含全台同名同姓的人)。

1) 澳洲睫毛精華液(含列管藥品)

有一個案件因為被告是網路賣家,從澳洲批貨購買睫毛精華液(含Bimatoprost成分)及灰指甲修復軟甲膏(含Ketoconazole成分),

這兩項成分是衛福部列管的藥品,必須經衛福部查驗登記,核發給進口商藥品許可證,才可以將這兩項產品進口到台灣。

此案件的網路賣家沒有經過衛福部核准而擅自進口輸入,就觸犯藥事法第22條的禁藥規定,最後被罰拘役(可易科罰金);

2) 電子煙(含尼古丁)

另一案例則是藝人因為向國外購買含的尼古丁的電子煙,利用空運快遞方式進口到台灣,在機場海關檢驗後,也是因為違反藥事法的規定,處以易科罰金。

國外法律與台灣法律認定不同

國貿進口會容易誤觸法律,經常是不懂進口的產品是否合法,加上各國法律規定的不同,

例如:美國大麻合法,但台灣視為毒品,

進口產品前如何知道相關法規

如何在進口產品之前確認其法律規定,可以先將以下細節提供給報關行、海關或國貿局做預估稅則判斷,就可以知道進口產品會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1)自用或商業用。

2)進口產品的常用稅則編號。

3)如果不知道稅則編號,可以蒐集進口產品的:目錄或照片及產品規格細節。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