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時間已來到3月中,年初的計劃是否已經按規劃開始執行,如果還沒有的話,

沒關係,來看看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著作的<<原子習慣>>,基本原理該怎麼做。

意外受重傷

詹姆斯在高中二年級時被同學的球棒打中臉上,鼻子凹陷成為一個U字形,鼻樑斷裂,顱部多處骨折,兩個眼窩也碎了,受了重傷。

經過搶救,受重傷的後遺症是不斷的癲癇發作與視力影像重疊,但他決心不被傷痛打敗,雖然經常陷入憂鬱,撐不下去。

夢想支撐自我堅強

持續進行物理治療,一年後他重回棒球場,意識到自己還有許多路要走,因為4歲就開始打棒球,棒球是他生命中的一大部分,

夢想要跟隨父親的腳步成為職業棒球選手。

儘管受重傷之後的高中棒球生涯暗淡無光,但他依舊相信自己可以成為很棒的球員,

他也知道若要情況有好轉,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

微小習慣的驚人力量

在受傷兩年後進入大學時,初次發現微小習慣的驚人力量。

他認真讓生活重回正軌,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讓宿舍房間保持整潔,

這些改善雖然細微,卻讓他有掌控生命的感覺,讓他有了自信,並且自信漸漸增長,改善了讀書習慣,取得優秀成績。

習慣,就是被規律執行–而且很多時候是不假思索–的行為或慣例。

持續良好習慣帶來無限的未來

詹姆斯不斷地重訓,大二球季就獲得投手群的先發位置,也被大學選為最佳男運動員;

他從2012年底開始在網站上發表關於習慣實驗的文章,剛開始他固定在每週一及週四發表一篇文章,

這個寫作習慣讓他的電子報訂閱者在幾個月內就到達一千人,

直到2018年,他在為這本書潤飾時,他的電子報訂閱已經接近五十萬人(這本書在2020年底已高達70刷)。

詹姆斯體認到: 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像以複利計算一樣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原子習慣的基本原理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重點不是放在想要達成什麼目標,而是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

舉例: 兩個拒絕香菸的人,第一個人說:「不用了,謝謝。我正在戒煙。」,這個回答說明這個人仍然認為自己是個吸菸者,只是試著在戒煙。

他帶著同樣的信念,卻希望自己的行為會改變。

第二個人拒絕時則說:「不用了,謝謝。我不抽煙。」,差別雖微小,但第二個人的說法卻傳達出身分認同的轉變。

吸菸已成過去,與現在生活無關,不把自己當為吸菸者。

1) 去思索改變行動的信念,讓習慣成為你身分認同的一部分

只要行為背後的信念不改變,就很難維持長期的轉變。

可以這麼做:*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 成為讀書的人。
*目標不是跑一趟馬拉松,而是: 成為跑步的人。
*目標不是學會一種樂器,而是: 成為演奏的人。

2) 改變身分認同的兩個步驟,你的所作所為暗示了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

a.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b.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


舉例: *每次寫了一頁文章,你就是個作家。
*每次練了小提琴,你就是個音樂家。
*每次去健身房,你就是個運動的人。
*每次激勵員工,你就是個領袖。

=>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

還在煩惱如何建立好習慣,改掉壞習慣嗎?到書店翻翻<<原子習慣>>,覺得對你有幫助的話,就把它帶回家執行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