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信用調查 – 企業收付款的信任基礎

國際貿易信用調查_企業收付款的信任基礎

有一次老闆開玩笑說如果貨櫃裡裝石頭假裝貨物出口到國外,買方也無法得知,

等到開貨櫃時才會知道真假,我心想如果有這樣的廠商也真是太誇張了!

裝磚頭的貨櫃詐騙案

沒想到現實生活中發生了,過年前有新聞說台灣的出口商(賣方)透過朋友(中間商)介紹,

由東南亞的製造商(中間商)一手包辦,將產品從製造.裝貨櫃.出口到歐洲客戶(買方)。

歐洲客戶(買方) 收到10個貨櫃後,發現有3個貨櫃的產品規格與合約不符,

而且有5個貨櫃裡面裝的居然是磚頭!!!

現在台灣的出口商(賣方)向仲介的朋友及東南亞的製造商(中間商)求償,並由國際刑警調查中。

應收帳款過多&信用不良是企業殺手

對企業而言,比悲傷更悲傷的事莫過於產品賣出去之後收不到錢。

應收帳款過多,會導致公司週轉困難,一直是企業跟業務人員心中最大的痛。

但以這則新聞來說,卻是出口商(賣方)給了規格不符的產品及詐騙的磚頭,

造成出口商信用不良,對企業的殺傷力更大。

國際市場信用調查

其實這樣的合約糾紛是可以事前預防的,台灣的出口商(賣方)可以透過國際商業徵信機構,

如:美商鄧白氏,對東南亞的製造商(中間商)做信用調查;

信用狀分階段兌現

並且台灣的出口商(賣方)可以採取信用狀(L/C)分階段支付款項給東南亞的製造商(中間商),

製造商透過交付出貨文件讓雙方的中間銀行審查,將合約不履行的風險降到最低。

例如: 信用狀分階段支付款項:

1)簽約款30%: 簽約後支付。

2)交貨款50%: 在信用狀要求,東南亞的製造商(中間商)必須提供裝貨櫃的錄影影片證明,

以及製造商提交全部可以證明出貨的文件給雙方的中間銀行,

由雙方銀行審查單據無誤後,才會撥款給製造商。

3)尾款20%: 確認產品無誤後,製造商向雙方的中間銀行要求做剩餘尾款的履約支付。

先徵信再合作,減少國際貿易糾紛

國際訴訟因為國情法規不同,打起官司耗時又金額龐大,

所以買賣雙方對彼此的徵信是開始做生意前的重要基礎。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Ask ChatGPT
Set ChatGPT API key
Find your Secret API key in your ChatGPT User settings and paste it here to connect ChatGPT with your Tutor LMS website.
Scroll to Top